大学生群体,一个看似轻松,事实上却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。在学业、生活、情感、就业、环境、人际关系的多重压迫下,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告急。但不要看见别人发光就觉得自己暗淡,他强任他强,清风拂山岗。以下分享一些可以缓解焦虑的办法:
一、做好信息过滤,关注自我发展
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看见世界,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被各种头条资讯轰炸,看似获得各种资讯,实则内耗焦虑。当我们看见同龄人在网络上发布高光时刻、享受肆意人生,而回看自己却普普通通,这时,你是否会自我怀疑与否定?碎片化信息占据了你大量的时间,网络所营造的美好让你焦虑迷茫。何以解忧?唯有“专注”。我们向外看的目的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,而不是丢失自己。精力太过分散,会消耗掉一个人通往专业的潜力。专注于自我发展,充分挖掘自我潜能,才能有所作为。能决定未来的,只有当下的自己。专注于眼前的自己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。
二、合理安排时间,保障充足睡眠
高中的你累的充实,大学的你忙的虚无。许多大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感受,大学的自我支配时间变多了,身体却感觉更疲惫。很多时候,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疲倦消沉,是因为经常日夜颠倒、作息紊乱。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时间,合理规划学习时间,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学习,应根据个人情况和课程难度制定学习计划,合理安排学习时间,避免拖延浪费;设置固定休息时间,放松身心,避免过度疲劳。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休闲活动;制定优先级时间管理,根据学业和个人目标的重要性,将任务进行优先级安排。合理分配时间,确保重要事情得到充分关注。作息越规律,精神越饱满,心情越愉悦。
三、克服内心恐惧,积极主动交流
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许多大学生说自己是“社恐”,害怕与人交流,常常独处。其实我们可以慢慢去尝试着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,不要总是畏畏缩缩,要积极主动去争取,轻松自然的去沟通和交流。就算被拒绝又怎样呢,不管结果好坏,只要做到全力以赴就不会留下遗憾。尤其是青年学生,大家总是顾及太多,被动的等待,这样会错失很多机会。青春本就是试错的过程,要学会在试错中成长。迈出舒适圈,主动伸手,微笑点头,去认识新的朋友。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,去参与专业性竞赛和实践活动,不驰于空想,不骛于虚声。
如果赶不上凌晨五点的日出,不妨看看傍晚六点的夕阳。希望你有足够的勇气面对风、面对雪、面对雷雨、面对朝阳。拒绝焦虑,做最好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