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教工一党支部设立于2004年6月,当时涵盖生物科学、生物技术两个教研室,2021年根 据学校党委要求,将支部建在教研室上,于是将原有的教工一支部共有党员29人,分成3个支部,教工一支部建在生物技术教研室,目前共有党员11人,其中教授2人、副教授5人、讲师4人,是一支政治过硬、师德高尚、爱岗敬业、治学严谨、敢于担当、组织放心和学生满意的教师党员队伍。

生命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工一党支部一直以服务教学和学生为宗旨,大力推进学院教学、实践实训实习、科研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实践。在学校党委组织部的领导下,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指导下,遵照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、《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》、《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》和《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》等系列党内法规开展党务党建工作。支部积极贯彻落实上级组织精神,具体做法如下:
1)贯彻落实党建工作标准,积极推进支部建设
教工一党支部将规范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,加强领导,精心组织与谋划,严格贯彻学校各项规章制度,制定了党员定期理论学习与交流制度、争先创优制度、党员进寝室活动制度、指导和服务师生制度、党费收缴制度等多项制度,标准化建设取得实效。支部积极贯彻传达、认真学习、严格落实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,积极做到知行合一。
2)组织定期学习制度,规范党内组织生活
支部坚持把“两学一做”、“学习强国”等学习教育纳入“定期学习”制度里,坚持、加强和创新定期学习模式,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,加强党性锻炼,防止了形式化、表面化、庸俗化和娱乐化。支部积极实行“党员讲党课”制度;支部积极开展“学习强国”党员学习在线学习争先活动;支部积极开展党员学习培训和各种帮扶、服务和文体活动等;支部按照党内法规要求,依法依规地规范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。
3)严格党员发展标准,确保党员发展质量
严格按照“控制总量、优化结构、提高质量、发挥作用”的总要求发展支部党员,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,把政治表现放在首位,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、确定发展对象、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等环节严格程序、全程公示,确保了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。
4)积极开展场馆活动,加强党员修养
支部在定期组织党员进行理论学习外,积极开展场馆教育和学习等党建活动,组织党员到黄继光、朱德故里纪念馆等爱国主义学习基地进行学习,并交流学习心得,极大地提高了党员的政治修养和文学修养,同时也增强的党支部的凝聚力,使支部党员树牢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
5)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机制,打造党建工作特色和亮点
把党建工作通过党员和群众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紧密结合在一起,进行团结统一组织活动,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支部党建工作的有益尝试。充分体现党员在学科建设、专业发展、学生竞赛、社会实践等工作中起到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。在实际工作中,探索“互联网+党建”模式,引导党员同志加强专业理论学习,不断探索和实践。
6)党建引领疫情防控,助力党建工作
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,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,提高支部党员服务效率,体现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担当与责任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成立了一支部党员自愿活动服务队,积极投身疫情防控,参加校门执勤和服务师生活动等。支部积极开展网络课程课程教学使用培训和指导,便于老师尽快适应网络教学;网上在线指导学生考研和培训免试技巧;在线指导学生参加竞赛、科技创新、社会实践、文章撰写、申请项目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,取得了较好的成效。